私募基金发展驶入快车道 投资者如何紧抓机遇?

发布时间:2017-04-28

2016年是私募基金行业发展史上严监管年,同时被称之为私募监管元年,中国私募行业也由此进入了2.0时代。在私募基金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同时,私募行业由乱而治,许多不合格的基金管理人也被踢出局。虽然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大幅减少,但私募基金产品数量与管理规模却大幅增加。与2016年2月底相比,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同比下降30%,私募基金数量与私募认缴规模却分别同比增长84%与106%,私募认缴规模增长幅度尤为明显。

 私募基金发展驶入快车道

从相关数据可以看出,私募基金的发展可谓是“一路高歌”,为何私募基金发展速度如此之快?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私募基金优势明显

私募基金投资目标更具针对性,能为客户度身定做投资服务产品,能满足客户特殊的投资要求。如索罗斯的量子基金除投资全球股市外,还大量投资外汇、期货等,创造了很高的收益率。其组织结构简单,经营机制灵活,日常管理和投资决策自由度高。相对于组织机构复杂的官僚体制,在机会稍纵即逝的关键时刻,私募基金竞争优势明显。同时,私募基金运作的成功与否与基金管理人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故基金管理人的敬业心极强,并可用其独特有效的操作理念吸引到特定投资者,双方的合作基于一种信任和契约,故很少出现道德风险。

(2)中高净值投资者需求提升

近年来随着新经济和创业的兴起、第一代企业家逐步交班给第二代,年轻的高净值人士越来越多。调研数据显示,60岁以上的高净值人士仅占5.6%,而30岁以下的高净值人士已占到8%,45岁以下的高净值人士占比超过50%。中国的富人们更显得年富力强。

一份针对上千位可投资资产均在1000万元以上人群的调研显示,在经济转型、增速放缓、新旧动力转换的宏观背景下,跨周期、主要投资新经济的私募股权资产受到青睐,高净值人群倾向于加大金融资产的配置比例;全球经济分化、资产轮动、汇率变化等因素促使他们配置资产更加全球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3)监管促进行业发展

去年监管部门搭建“7+2”私募基金监管体系,开启了私募行业严监管时代,今年私募行业监管制度体系持续加码,不断升级。中国基金业协会法律部主任邓寰乐近期针对今年监管工作重点的相关内容发表讲话指出,今年监管部门将从法律制度建设、私募统一登记备案、私募投顾等方面加强对私募行业的监管,并预计在今年适时推出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和私募基金投资办法。

邓寰乐强调:今年一方面需要加大立法建设,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和震慑力,另一方面将继续对私募基金行业的制度建设做出进一步完善。其中,今年私募基金行业工作重点中最大的看点即为国务院牵头制定的《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条例》的推进工作,《私募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明确指出将所有的私募基金纳入国家监管,实施统一的登记备案制度,并且进一步明确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条件。

两大新规的持续推进促使私募基金告别野蛮生长现象,全面步入规范化机构化时代。另外,经历了去年一年的洗牌,现存的私募机构都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发展制度及规范化流程,随着监管体系的更不断完善,未来这些私募机构将更全方位地为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服务。

 根据自身特点搭乘私募基金“快车”

从国际经验来看,现行私募基金的投资对象是非常广泛的。以美、英两国为例,其私募基金的投资对象包括了股票、债券、期货、期权、认股 权证、外汇、黄金白银、房地产、信息软件产业以及中小企业风险创业投资等,投资范围从货币市场到资本市场再到高科技市场、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一切有投资机会的领域。根据上述对象可以将其基本分为三类:

(1)产业私募基金:其投资对象主要为非上市企业,投资期限通常为3-7年,投资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潜在价值,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各类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投资者可以就管理团队综合素质、产品的市场潜力以及产品的独特性来权衡该产业私募基金的投资价值。

(2)证券投资私募基金:这是以投资证券及其他金融衍生工具为主的基金,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美洲豹基金等对冲基金即为典型代表。这类基金基本上由管理人自行设计投资策略,发起设立为开放式私募基金,可以根据投资人的要求结合市场的发展态势适时调整投资组合和转换投资理念,投资者可按基金净值赎回。它的优点是可以根据投资人的要求量体裁衣,资金较为集中,投资管理过程简单,能够大量采用财务杠杆和各种形式进行投资,收益率比较高等。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能够承受的风险能力来权衡该类型基金的投资价值。

(3)风险私募基金:它的投资对象主要是那些处于创业期、成长期的中小高科技企业权益,以分享它们高速成长带来的高收益。特点是投资回收周期长、高收益、高风险。